今天是   江西省铜鼓县人民检察院
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
检察概况
院领导介绍
机构设置
职能介绍
微信公众号
新浪微博
今日头条客户端
 
当前位置:首页>>检察动态
监督+提案,破解预制菜隐患
时间:2025-05-16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
在预制菜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的当下,如何让消费者吃得明白、吃得放心,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。2024年12 月,铜鼓县人民检察院以公益诉讼专项监督为切入点,将一份聚焦预制菜知情权保护的检察建议转化为政协提案,通过 “法律监督+民主监督”的协同发力,为守护群众“舌尖上的知情权”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。

线索背后的消费迷雾:当“现炒” 遇上“预制”

随着冷链技术进步和生活节奏加快,预制菜以“即热即食”“便捷高效 ”的特点迅速占领餐饮市场。铜鼓县不少商家将预制菜作为后厨“秘密武器”,却在菜单上大书“新鲜现炒 ”“手工现做”。公益诉讼志愿者的一条线索揭开了行业的冰山一角:某餐饮店堂食与外卖均使用预制菜原料,却对消费者只字不提。

铜鼓县检察院敏锐捕捉到这一问题的普遍性,立即启动 “预制菜食品领域专项监督”。检察官联合政协委员组成联合调查组,深入 30 余家餐饮门店及网络订餐平台排查发现:部分商家在美团、饿了么等平台页面刻意模糊原料信息,堂食菜单也未见任何预制菜标识,甚至有商家将冷冻预制菜加热后伪装成现炒菜品,严重干扰消费者的选择权。“明明花了现炒菜的钱,却吃着预制菜,感觉被欺骗了。”一位消费者的吐槽,道出了众多人的心声。

双监督协同破题:从检察建议到政协提案的闭环联动

面对调查中暴露的行业乱象,铜鼓县检察院没有就案办案,而是创造性搭建“检察+政协”协作平台。在联合座谈会上,检察官展示的多组对比照片和消费投诉数据震动了在场的政协委员:某餐厅后厨监控显示,所谓“现炒”菜品实则是拆封预制菜包加热,而菜单上 “现炒现做”的宣传语仍赫然在列。

“保障知情权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核心,需要凝聚多方治理合力。” 座谈会形成的共识迅速转化为行动:铜鼓县检察院向县市场监管局发出检察建议,从制度层面建议建立预制菜明示公示标准,明确线上线下告知义务;政协委员同步将检察建议核心内容转化为《关于加强预制菜消费知情权保护的提案》,通过政协协商渠道推动行业治理。这种“法律监督精准问诊、民主监督持续跟进”的创新模式,开创了公益保护的新路径。。。治理升级见实效:从专项整治到长效机制。

两份承载着民生关切的“建议+提案”迅速落地生根。县市场监管局闻声而动,立即开展专项行动整改,重点检查 全县餐饮单位的原料公示情况是否规范。执法人员发现,某快餐店在小程序下单页面隐藏着一行极小的“部分菜品含预制成分”提示,这种“躲猫猫”式告知被当场责令整改。

截至目前,专项行动已查处未履行告知义务案件11起,责令 5家餐饮店整治整改,推动全县餐饮单位在店堂醒目位置和外卖平台详情页增设“预制菜明示栏”。

共治格局启新智:小建议撬动大治理

这场始于个案监督的专项行动,最终沉淀为社会治理的创新样本。当检察官与政协委员在后厨查看预制菜存储情况时,不仅发现了标签不规范等显性问题,更洞察到行业标准缺失、企业合规成本高等深层矛盾。这种“监督 - 协商 - 治理 - 提升”的闭环,让法律监督的刚性与政协协商的柔性形成美妙和弦。

“现在打开外卖APP,菜品详情里明明白白写着‘预制菜加热’,我们消费得更踏实了。”消费者的肯定,正是对治理成效的最佳注解。铜鼓县的实践证明,当检察建议的 “法治利剑”与政协提案的“协商智慧”深度融合,就能形成 1+1>2 的治理效能。这种将个案监督转化为行业治理的“解题思路”,为破解新兴领域监管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。

从“后厨隐身”到“阳光公示”,变的是预制菜的告知方式,不变的是守护民生的初心使命。在预制菜产业迈向万亿市场的新征程上,铜鼓县的探索启示我们: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不断创新监督协作机制,才能让新兴产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,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在点餐时多一份明白,多一份安心。这正是新时代检察机关与政协组织协同发力的价值所在 —— 用法治阳光照亮消费维权之路,以共治合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。

 江西省铜鼓县人民检察院
地址: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城南西路173号 邮编:336200
技术支持: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-1 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