熹微晨光穿透薄雾,轻柔洒落在红豆杉生态检察公园层层叠叠的枝叶上,露珠折射出晶莹的光,鸟鸣与微风在林间合奏,诉说着自然的静谧与生机。这座被誉为“长寿之乡”的山城,正因千年红豆杉的葱郁与检察蓝的守护,愈发彰显康养圣地的温润底色。当司法的力量融入生态的肌理,便在青山绿水间勾勒出“守护长寿密码,共筑康养家园”的和谐画卷。
法理与生态“同频共振”。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乡土生根发芽,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。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不仅是理念,更是受法律保护的权益。检察机关通过行政公益诉讼,督促行政机关依法整治污染、保护林地湿地;通过民事公益诉讼,代表公共利益向破坏者追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,用于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。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,正是“检察蓝”守护“生态绿”最有力的诠释。
修复与新生“相得益彰”。走进我们精心打造的“红豆杉生态检察公园”,这里不仅是市民休闲的乐土,更是检察职能助力生态修复的生动课堂。林间树立的法治宣传牌,无声讲述着破坏与修复的故事,警示着后人:这里的一草一木,都铭刻着“谁破坏、谁修复”的法律责任,也彰显着检察机关推动受损生态环境恢复原状的决心。红豆杉的坚韧生长,象征着司法守护下顽强的生命力,让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的愿景变得触手可及。
守护与未来“共绘长卷”。生态环境司法保护,从来不是一时的风暴,而是润物无声的持久守护,是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的责任传承。它体现在持之以恒的法治实践中,通过多元化的司法参与和社会共治,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法治的权威,潜移默化地根植于人心,转化为守护绿水青山的共同行动。这更是一种融入日常、着眼长远的司法担当。检察机关立足职能,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,致力于推动源头预防和制度完善,为生态安全构筑坚实的法治根基。这份守护,并非追求一时一事的成效,而是如同生生不息的红豆杉林,深深扎根于法治沃土,年复一年坚韧生长,为子孙后代荫庇出一片永续发展的绿色家园。
守护,从不是口号,而是刻在法律条文里的责任,是融入检察履职的自觉。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,我们以法律之剑惩治犯罪,以公益之名修复创伤,以预防之智筑牢屏障。只为让青山常绿、碧水长流,让红豆杉的芬芳与法治的阳光共同滋养万物生灵,让更多人看见绿色发展的脉搏始终与地球健康同频跳动!